Menu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肾功能不全
肾病如何延长肾功能“寿命”?3个方面都要考虑周全
发布者:济南肾病医院  发布时间:2023-06-22 13:18:58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是肾病发展至尿毒症后,延缓肾功能治疗的常用方法。部分肾友觉得已经透析了,肾功能所剩无几,也就不需要再重视剩余肾功能的保护了,平时该吃吃该喝喝,治疗不是很积极。

  济南肾病医院指出:肾病达到尿毒症阶段,通常有两个判断标准:肌酐超过707,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低于15,则需要考虑透析治疗。但不一定代表所有肾功能已经完全丧失,有些患者虽然指标超标,但尿量症状,也无严重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尚能保持病情稳定,剩余肾功能仍能发挥作用,如果不重视保护,导致病情恶化反而会威胁生命安全。

  

微信图片_20220401134236.jpg

 

  透析阶段注重对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既是稳住病情的关键,也是保证生活质量的长久之计。保护残余肾功能,治疗过程中有四方面是重中之重:

  1、防范高危并发症的“袭击”

  尿毒症阶段,肾脏功能丢失达到80%甚至90%以上,导致调节水钠酸碱电解质平衡作用均失衡。继而也会慢慢引起其他靶器官的损伤。比较突出的就是心脏、肝脏还有血管等都会出现问题。

  有些情况是可以及时调整预防的,比如电解质紊乱常出现血钾、钙磷代谢紊乱等情况,诱发高血钾症、高磷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等,酸碱失衡会引发代谢性酸中毒等。

  对于这些指标的异常,既要通过药物强有力的干预,同时也需重视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的调整。

 

  如钙磷代谢紊乱,常出现高磷低钙的情况,在透析的基础上,可以服用钙磷结合剂,中和血液内钙磷的情况。同时可以采用中医药物、艾灸等疗法,促进血液流通,加速磷的代谢,可以缓解骨盐的释放,进而预防骨质疏松的情况。还有甲状旁腺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透析病友一定要重视这些指标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肾脏损害。

  2、监督好血压的波动

  尿毒症透析患者最怕的一点是什么?就是血压的波动。血压升高后会影响到整体血管的健康,透析过程中就需要注意水钠、肾素分泌等的问题,影响到透析的结果。

  透析期间必须要监管好血压水平,每天坚持测量血压,一般没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维持在130/80以下,老年患者且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情况,可适当提升到140/90,但所有肾友不建议超过这个值。

  降压药的选择需考虑起到降压、护肾的作用,其中沙坦类、普利类药物虽然具有广泛作用,但可能会升高肌酐、血钾,不是最佳药物选择,如果影响透析结果,威胁到肾脏安全,则需要调整用药。

  

 

  3、重视肾脏血容量及排尿量的稳定性

  肾功能丢失后,肾细胞发生纤维化、硬化的情况,肾脏血容量会逐渐减少,但对于剩余肾功能来说,保持血流量稳定尤为重要,是保持透析环境稳定的基础。因此在透析过程中,重视透析的容量。

  此外,多数患者存在尿量减少的情况,对于少尿甚至无尿的患者,在透析一段时间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减少透析次数,对尿量恢复有一定益处。对于仍然存在较多尿量,超过400ml甚至1000ml的患者,更需重视对剩余肾功能的保护,是逐渐摆脱透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