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发展过程中,不加以控制,肌酐、尿酸、尿素氮等指标则会持续升高,主要反应出血液内毒素水平升高。毒素水平升高一方面会加重肾脏滤过代谢的压力,造成剩余肾细胞进一步的缺血缺氧;另一方面会加剧其他物质代谢紊乱,进而升高其他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其中肾功能下降后,肌酐的升高最为影响到的一项指标就是电解质水平。
电解质水平紊乱也是反映肾功能下降严重的一些重要指征。包括血钾、血钙、血磷、铁等元素的指标的变化。
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血钾水平升高。肾病发展到中后期钾代谢紊乱要比其他元素代谢异常更为常发。血钾的异常既是肾脏功能下降的产物,如果加重后又会成保护肾功能的“绊脚石”。
血钾升高一旦发展到高血钾症,不仅会影响肾功能的稳定,最关键的是会影响肌肉张力和心脏健康。钾离子的缺乏会影响到体内水、电解质、渗透压的情况,进而会引起体内神经系统、心脏健康的负担。不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四肢无力、身体疲乏的情况,严重的患者则会出现心跳减缓、心律异常的情况。
同时对于尿毒症阶段的患者,高血钾症也是衡量透析的重要指征。
因此肾病在肌酐升高后,加强排除毒素的同时必须提防血钾的升高!
血钾的升高,可防可控!
肾功能的进展是缓慢的,因此只要检查血常规、定期复查病情血钾升高完全可以及时发现,做到积极的防治。
如何及时清理血液内多余的钾离子?
肾功能不全到肾衰竭阶段,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程度不同,血钾浓度不同。
血钾浓度在5-6 mEq/L,为轻度高血钾症,此时以排钾为主。可服用噻嗪类利尿排钾。
血钾浓度在6-7 mEq/L,为中度高血钾症。需要进一步将钾离子转化到细胞内,加强钾钾的吸收,降低整体血钾水平,通过利尿剂稳定血钾。
血钾浓度超过7 mEq/L以后,需要同时进行排钾和限钾。既要促进钾离子的排泄,也要限制过度钾的摄入。
通常严重高血钾症发生在肾衰竭、尿毒症阶段,除了常规治疗,考虑到对心脏和肾脏的健康问题。早期可以采取腹膜透析置换的方式,将多余的血钾过滤出来。同时限制含钾高的食物的摄入。
限钾饮食方面需要注意这么几点:
一、每天摄入钾的量。正常情况每天摄入量在2000mg,血钾高的患者要适当降低,每天控制在40~60 mmol/L(1560~2340mg/L)。
二、饮食结构合理。
减少高钾或含钾量中等的食物,但在饮食结构搭配是也要考虑到热烈、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
含钾高的食物主要集中在坚果、谷物、菌菇、海藻及瘦肉类中。但这些也是日常必吃的食物,就需要适当减少摄入量。且在烹饪过程中注意焯水处理等也可以减少钾的携带。
血钾高可以吃哪些食物?可以多喝水,促进血液循环,加强代谢;可以多摄入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包含蔬菜、水果,含钾高的水果除外如香蕉、橙子、桂圆之类的,水果也可以吃水煮的,蔬菜主要是菠菜、马铃薯等薯类不能多吃,其他都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