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发展过程中,随着肾脏组织细胞遭到破坏,肾功能的下降也会导致身体的一些代谢物质及血液中的微量元素、有益物质等在体内发生相应的变化。
济南肾病医院提醒:一些有害的物质可能由于过滤代谢不及时,而蓄积在体内,提升毒素水平;一些有益物质因为肾小球的损伤,反而流失,留出体外,还有一些物质出现代谢紊乱失衡的情况,继而引发一些肾病并发症。
这些情况的出现从长远来看都不利于肾病稳定,对肾功能的代谢造成巨大压力,增强尿毒症风险的同时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肾功能受损后,多数肾友最容易出现这种物质丢失——钙质流失!
肾病需要补钙吗?不少肾友都问过相关的问题。通过检查血液中钙元素的含量不难发现。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两种情况的患者实际上需要注意血钙的缺乏。
一是长期服用激素、免疫制剂药物的肾友,二是出现电解质紊乱,钙磷代谢异常的情况。
多数肾炎、肾综类型的肾病,早期存在炎症的免疫炎症反应,造成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导致大量尿蛋白的出现。针对抗炎治疗,激素、免疫抑制剂一直是一组强劲的搭档药,起到强效抑制作用。
长期服用激素及免疫制剂,部分患者会出现副作用,其中骨质疏松是比较典型的一类。
导致骨疏松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钙质的流失。长期服用激素药物会影响到钙离子的稳定,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增加了尿液钙的排出量。因此服用激素的肾友们,需注意血钙的动向,定期复查血常规。
电解质紊乱主要发生在肾病中后期,主要是肾脏功能损伤大半,自身的调节作用下降。导致体内电解质、酸碱、水钠等都出现一定失衡状态。
比较典型的就是钙磷代谢紊乱。部分肾友出现血磷升高的情况,血磷的升高同样会影响到钙质的吸收,导致流失,另外血磷增多会影响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刺激骨盐释放,增加骨折风险。
一旦出现这些情况,都需要及时补充钙元素,以降低骨病的发生,以免生活质量。不论是老年的还是年轻的肾友都要重视起来。
补充钙元素,需要以肾功能的情况为基础,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严重缺钙的情况必须及时用药。碳酸钙是比较常用的含钙量比较大的一类药物,达到40%,如果没有肠胃病的肾友,可以选服用碳酸钙。同时服用也对调节磷钙平衡有益。
还有一类药物可以通过改善血钙水平,降低甲状旁腺素水平,来预防骨病,稳定血磷。它就是活性维生素D,除了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具有一定抑制肾脏炎症反应、减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系膜细胞增生等积极作用,从而对控制蛋白尿有积极作用。部分肾病早期也会配合激素等药物来降蛋白治疗,例如IgA肾病等等。
另一方面是需配合日常饮食的管理。肾功能损伤后代谢负担加重,要减轻药物毒性对肾脏的损伤,因此要重视日常从饮食摄入更多的钙元素。含钙质丰富的食物包括奶类、豆制品、干果、肉类、海鲜,这几大类是钙比较高的食物。日常需要搭配摄入,保证每天钙质的摄入。另外,钙的吸收也是重要问题,不少肾友营养补充不少,但吸收率低。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平时要注意晒太阳、适当运动等等,促进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