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肾脏疾病
肾脏是人体重要代谢器官,承担过滤血液废物、调节电解质及分泌激素等功能。慢性肾脏病(CKD)指肾功能持续减退超过3个月的疾病,我国成人患病率达10.8%,但知晓率仅12.5%3。其成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感染及药物损伤等,早期症状隐匿,易被忽视。
二、警惕典型症状
尿液异常
蛋白尿(尿液泡沫增多)、血尿是典型表现,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可确诊肾病综合征。
全身性症状
水肿常始于眼睑和下肢,伴随高血压、贫血及乏力。
代谢紊乱
低蛋白血症导致营养不良,高脂血症增加心血管风险。
三、疾病的潜在危害
未经控制的肾病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需长期透析或肾移植38。合并症如代谢性酸中毒、心脑血管疾病显著提高死亡率。
四、科学防治策略
早期筛查
建议每年体检,重点检查尿常规(关注蛋白、红细胞)、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及血糖。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限制高盐、高蛋白摄入,增加蔬果比例。
运动:适度锻炼控制体重,减轻肾脏负担。
慎用药物:避免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规范治疗
确诊后需个体化用药(如激素、免疫抑制剂),严重病例需手术(结石取出、肿瘤切除)或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五、结语
肾病虽被称为“沉默的隐形杀手”,但通过定期体检、健康生活方式和及时干预,可有效延缓病程进展。保护肾脏健康,需从科学认知与主动预防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