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
默默无闻地为我们的人体健康“保驾护航”
即使它受到了伤害
也往往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出现症状时
可能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
而我国慢性肾病的患者已超过1亿人
因此肾脏疾病也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难道慢性肾脏病真的无迹可寻吗?不,肾脏在疾病的不同的阶段会向我们的身体发出不同的信号,如果你能细心留意,或可见微知著,及早发现和治疗,可大大改善预后和生存。
慢性肾脏病早期(肾功能正常)
在慢性肾脏病早期,肾脏病变轻微,因肾脏的强大代偿功能,不会有严重的不适,可能会有腰酸、乏力,纳差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往往会被我们忽视,但仔细观察,我们还是能经常看到一些肾病的特有信号。
头晕;
疲劳乏力;
腰痛;
水肿;
尿频;
尿量增加或减少;
颜色异常;
尿液泡沫增多。
肾功能受损阶段
绝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出现肾单位的硬化和失功。肾脏排毒、排水等功能下降,肾脏内分泌功能也受到影响,逐渐出现了更强的信号。
瘙痒;
贫血;
神经病变;
恶心;
呕吐;
食欲不振;
尿毒症口臭;
消化道黏膜溃疡、出血。
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肾脏损伤至终末阶段,有效肾单位日渐减少,毒素在体内不断蓄积,加上肾脏内分泌功能紊乱,身体出现更为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比如难以控制的恶性高血压,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严重的酸碱失衡等,此时需要考虑肾脏替代治疗(腹透或血透)或肾移植。
少尿或无尿: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无尿是24小时尿量低于100ml。肾脏的排水功能基本丧失,此时只能依靠透析来帮助排水。
心功能不全:由于肾脏衰竭,水分不能及时清除,导致少尿,甚至无尿,体内水分增加,导致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如果肾性贫血不能纠正,导致贫血性心脏病,也可继发心功能不全。难以纠正的高血压,增加心脏负荷,同样会导致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功能衰竭。
肾性骨病:尿毒症患者常容易出现骨折、骨痛、骨变形等情况,是因为尿毒症时钙、磷、维生素代谢出现障碍,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酸碱平衡紊乱等因素引起的肾性骨病。